那些年用过的照相设备

Last updated on Apr 30 2020 本文原来是购买 GX85 之后的 感想 的一部分。现单独拆成一篇并修订,以便每年不断更新我和照相这件事的故事。 「拍娃」和「谈恋爱」这两件事,过去是,现在是,大概将来仍然会是人们购买相机的重要动力——如果将来还有相机这种东西的话。那时还说得过去的中国城市家庭,几乎都会有一本影集。我家也不例外:父母的约会、我小时候的蠢样,都在其中。除去某些重大场合是借单位相机或者请照相馆拍的以外,那相册中的照片基本都是一部日本产的胶卷「傻瓜相机」拍出来的。父亲对于那部相机甚为宝惜,直到这台相机封存之日,仍然连纸盒包装在内的一切都崭崭新。现在看来,那种傻瓜相机,几乎没有任何可调节选项,曝光控制中唯一自动化的部分只有测光,只是靠大景深来实现随手可拍,当然是比不上现在的任何一种照相设备了。然而那时廉价的「傻瓜相机」承载了中国无数家庭的记忆。一卷 36 张的胶卷,在工资只有三百块的年代,也是很昂贵的耗材了。在使用那部傻瓜机的时候,父亲每次买胶卷都必买柯尼卡,按他的说法,虽然最贵,但是最好。当然这在摄影发烧友的眼中不算什么了,不过对于平素非常节俭的父亲来说,在那个物质还比较不充足的年代,是他为数不多的对于品质的追求。那台傻瓜相机因为是家里贵重的财产,默认我是不应该去碰它的。唯一一次因为好奇打开的结果,是使几乎一卷胶卷报废,其中包括父亲和单位朋友一次旅途的几乎所有照片。父亲为此很不开心,不知道该怎么和朋友们交待。 下图为那台相机所拍的郊游野餐 我父亲对摄影的兴趣从童年一直持续到他最后的日子。小时候玩暗室技术,后来则是 PS 高手。一向将老一辈人勤俭持家风格发扬到极致的他,在买数码相机这件事上,反而出乎意料地完全没有反对母亲的提议。于是,2002 年,我家并不算晚地踏入了数字影像时代。这部数码相机被我父亲用了十年之久,算是他对勤俭风格的坚持。它虽只是一部两百万像素的尼康低端消费级相机 E3100,画质比不上现今的主流手机,相对于前一部相机的进步无疑是巨大的。有了真正可以对焦和变焦的镜头,还有即时预览图像的液晶显示屏,而不再需要冲洗完成之后才能知道拍照是否成功,更不用说插上 64MB 的 CF 卡之后可以存储胶卷时代不敢梦想的 200 张照片。得益于小底易于实现微距,第一次体验微距拍摄的时候全家人无比惊奇于那纤毫毕现的细节。极轻极小,虽然没有调节选项,但全自动设置往往已经够用。家里人无论去哪里几乎总会带上这部相机。在那个经济迅速腾飞,家庭收入开始增长的年代,它记录了家里无数的第一次:第一次自费出门旅游、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坐动车…… 下图是这部相机所拍的三亚旅游照片 不久,父亲又买了打印机和扫描仪。家里全部的老照片也被扫描进电脑。胶卷时代自此结束。那台父亲无比爱护的傻瓜相机留给我之后,我也没有用过一次。反正要拍照的时候,只要认真保证不会弄坏相机,总是可以把家里的数码相机借出来的。 下图是高中时运动会时用它拍的照片。正在跳高的是我的好朋友。 07 年去北京上学,从此一年到头没几天在家。我的第一部手机是摩托的 E2,带有一个与傻瓜相机原理约略相同的 130 万像素摄像头。超焦距成像,CCD 自动测光,电子快门,可调节的选项为零。进入相机程序也颇麻烦。不过那时我已经很感幸福,毕竟它的画质已经好于我家那个古老的胶卷傻瓜相机,兼有数码成像的方便。拥有父辈和我同样年龄时不敢想的设备,对于捕捉大学期间的各种新鲜事情来说,那是非常足够了。虽然没有任何选项,但摩托的直出调教非常讨喜,颜色饱满鲜艳,也不容易过曝。刚进大学什么都新鲜,无论是校园各处的风景,还是海报、课程表,一概都拍了下来。出去游玩的时候它的重要性更不必说。(我现在舍友的大头照,还是那年秋天野外观测时拍下来的。谁能想到这就是十年的友情呢?) 后来我最喜欢的手机三星 I780 的后置摄像头反而倒退一步,无论低光照场景还是颜色调教都比不上摩托罗拉,前置摄像头也只是聊胜于无。想十全十美是很难的。而那时摄像头最好的手机大概是诺基亚的 N97,外型够帅,镜头很大,滑盖露出摄像头,死党手里就有一个。然而即使 S60 系统并不会像早期 Android 一样卡顿,这个机器的快门延迟也达一秒以上。总体来说,虽然我 2011 年本科毕业时消费级卡片机的市场已经被手机打击得相当厉害,以那时手机蹩脚的拍照性能,那时候如果谁说手机拍照会满足绝大部分的拍摄需要,大概任何一个摸过中端相机的人都不会相信。 索性在这里把所有手机的故事都讲了吧。研一时的 HTC ChaCha 是第一台有自动对焦可以扫二维码的手机可惜没两天就丢了。之后的里程碑 2 又回到了熟悉的摩托罗拉,还是一样舒服的颜色曲线调教而摄像头更加强大,甚至还有实体两段快门按键。不过快门延迟的问题直到我后面的两部手机还是没有解决,Lumia 638/640 都是几百块的廉价机型不能要求太多。16 年换 iPhone …

我为什么还需要相机——写在买了 GX85 之后

引言 刚刚过去的感恩节购物季中收入囊中的东西不多,不知道是该说我越来越远离消费主义陷阱了呢,还是只是年龄大了之后渐渐没有了欲望?不过我还是买了一件我觉得很可能会后悔并吃灰的东西:一个新微单,松下 GX85。 明知这是一个很可能后悔的购物决定——我现在的那个微单已经吃灰很久,这两年拍的照片恐怕屈指可数。自从手机在博物馆里也可以拍下说得过去的藏品照片之后,更是连出去玩都经常忘记我还有一个相机。等待相机的过程中又一再质疑自己这个决定的意义何在:毕竟五百美元也是不小的一笔钱呢! 然而一个念头最终打败了我。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回忆过往二十几年来用过的不同设备、学习摄影知识的过程、拍下的照片,和那些照片背后的故事和凝固了的时光,我又感到了年轻时的亢奋。对比之下,自己现在整年蛩居一隅,不复追求探索大千世界时的那种新鲜感,令人百感交集。依我的一贯习性,大概新相机到了之后,我定然会仔细把玩探索它的每一种性能并迫不及待地带着它拍下各种照片。或许竟会有动力再次出门远游。即或是在小镇上待着,摄影最重要的,也从来不是器材,而是能发现美的眼睛。「为了不浪费相机而努力拍照」,这听起来虽然很可笑,但是在此过程中重新发现生活的美好,重拾进取的热情的话,所得到的东西是五百美元所买不来的。即使是这种不那么理性的,略有些可笑的想法,真能有益的话,又何必拒绝呢? 于是我写了一篇文章,回顾了一下我用过的各种拍照设备。本文原是那篇文章的后半截。 相机市场展望 所以,这次买 GX85,除去冲动消费,希望重拾摄影的乐趣和发现美的眼睛之外,还得到了些什么呢?500 刀的价格是入手 GF5 的两倍,而纸面性能参数的提升并不明显。但整个相机市场萧条已经有几年,自数码相机诞生以来,我们难得地见证了一个相机真的可以用五年十年不过时的时代。资本和技术正在远离市场日益萎缩的相机市场,流入手机市场。手机摄像头的进步一日千里,正如 01 到 10 年的数码相机。 手机能彻底取代数码相机吗?大概很难,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沉重的单反镜头系统所能提供的优势是越来越可忽略了。手机表面上的高感表现不日即可追平当年的旗舰全幅;智能优化算法更是处理能力孱弱,软件升级缓慢的相机系统所不能做到的。相机系统大约还有如下优势: 对于专业商业摄影来说,整个系统的价值远大于一个机身。闪光灯、后期系统和布景无论如何不能小型化。手机无意去做闪光灯同步的功能,也不需要去做。这块小市场仍然会是相机的领地。 同样,新闻、体育、电影、野外动物等专业领域也是手机所不能涉足的。 最后,相机毕竟是专用器材,可靠性高,遇到死机卡壳的情况少之又少。 头两点皆是需要烧钱烧器材的领域。就普通人拍照的三层需求来说: 记录生活,手机已经远超所需。远不是当年傻瓜相机所能比的 发现美并记录,手机一般也足敷使用,毕竟创意比器材更加重要 创造光影条件进创作,对于穷人来说,缺的并不是一个手机或者相机啊 这也无怪乎廉价微单也在撤退。因为人们真的连廉价微单也不愿意带出门了。相机市场日益龟缩到专业领域和摄影器材发烧友当中。 话是这样说,不过端起相机,就有一种仪式感。就像纸质书本笔记给人的感觉一样。这才是我再次买相机的主要原因罢——虽然明知手里的器材已经可以覆盖绝大多数需求,但是可能永远都不会想起去用。 当技术进步停滞之后,厂商就不得不通过阉割功能来划分产品线,而不是用新技术新产品和老技术老产品自然划分出不同定位。上至新锐索尼,下至老牌牙膏厂佳能,产品的划分都有一种故意宰人的感觉。索尼、尼康、松下、奥林巴斯这几家,更是从顶到底各种机型的传感器几乎一致,区别只是功能和操作。 市场既不变,相机厂商也很绝望。入门微单用户不大可能再次购买同样定位的机器,因为进步甚少。新增入门用户量又极少。他们只能寄希望于人们升级设备到更专业的型号,以及相机最后的堡垒:专业市场。无怪乎从索尼到松下,全都在发力全幅机型。在可见的未来,如果传感器技术没有大的突破,微单市场恐怕越来越平静。这台相机可能是我最后一台微单了。 镜头群是另一个故事。如果全幅无反真的成为下一个风潮,那么现在的微单镜头群恐怕要全体报销。不过从七十年代到现在,卡口更换导致镜头群灭门的事情并不鲜见。且让子弹飞一会儿,下个十年再看数码影像的发展潮流吧。从 1/2 英寸的消费相机时代,到主流已经是 1 英寸或更大传感器,相机市场用了十几年。也许还需要十来年,消费级产品才会普及全画幅? GX85 对我来说是个好选择吗? GX85 作为松下定位中端的机器,相对于低端的 GF 系列,最突出的变化是方便摄影爱好者快速调节参数快速出片的各类交互设计:单反上已经成熟的前后拨轮操作、电子取景器、热靴。 当然,随时代而进步的功能也加了不少。松下在这方面尚属厚道,不像索尼常常东一刀西一刀。略有进步的传感器、更快的对焦速度和连拍速度、机身五轴防抖、反应灵敏的可翻转电容触摸屏、虽说用途不一定大但也有很多玩法的 4K 视频、机内 HDR、全景拼图、延时摄影、WiFi 传图和手机遥控。最后一点尤其解决了很多痛点 在整体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GX85 确乎是现在性价比最好的机器。虽则前些年购买显然更为划算一些。 那么,其它选择呢? 和手机比起来性价比确乎不高,但是这是现在所有相机的问题。为什么还要买相机?还是为了勾起拍照的热情。 大底卡片机是现在另一个好选择。不过我深切怀疑在手机的进攻下它们还能坚持几年。当然在当下,如果打定主意不买镜头,大底卡片的的确确比微单更好。不过我又买了 25 1.7 镜头,初次试用相当惊喜,还是觉得我可以用得上可换镜头系统的便利。 那么其它选择就算讲完了:和手机的对比、和旧相机的对比、和大底卡片机的对比、和索尼旧款微单的对比。单反系统过于沉重,向来是不在考虑中的,索尼全幅又过于昂贵而边际效用甚低。这确实是一个符合我需求的好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