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剧基地观后感

本文讨论的是 Apple TV+ 播出的美剧「基地」。 我并不反对电影制作的时候考虑政治正确。像迪斯尼那几部失败的作品,失败的原因更多的是想兼顾的东西太多,一群人的不同意图拼凑出来的作品自然很难是好作品。 以此而言,本剧中虽然很多隐喻仍有生硬植入感,比如说 Gael 的长篇身世背景设定并没有使这个人物变得丰满,而只使人感到何不食肉糜——想来创作者既不认识几个数学家,也没真的在因宗教而拒斥科学的落后社区生活过。而对 Salvor 的设定,更贴近美剧中常见的脸谱型人物,就显得驾轻就熟,女性黑人又怎么样呢? 上面的评论不像好话,但实话实说,在一众强调政治正确的影视中,此剧已经算最不坏的,远好于迪斯尼旗下近些年一些恶评如潮的电影如「黑豹」之流。 阿西莫夫的原作虽然被期待多年,但稍想一想就知道,影视改编是一个烫手山芋。像指环王一样直接忠实于原著进行影视化是几乎完全行不通的。基地毕竟不是银英。 在原作的框架下进行天马行空的再创作是一件好事。而本剧大部分出彩的地方,尤其是试图捆绑政治正确的改编中所有的出彩点,都是脱离原著进行的再创作。 本片的再创作基本上将基地这系列硬科幻变成了软科幻。挂着一个基地的名号,内里已经换了个干净。如上述,这并不是一件坏事。基地本就不能原样搬上荧屏。对于这些再创作,我抱以宽容的态度。不如将其看作一系列或古或新的寓言好了。因而对于片中种种不科学的地方,大可一笑而过。 克隆三帝共治这个设想颇有趣。虽然我不喜欢木星上行这部电影,但其中的青春永续与时间交易却是为数不多的亮点。三帝衣着和举止对罗马帝国的想象式模仿恐怕并不只是美国人的新罗马情结,这里有许多隐喻可以挖,只是看多了美国太空歌剧的观众恐怕已经有点疲劳,懒得挖下去了。 所以说到最后,这是不是一部好的科幻电视剧呢?或许我的标准有些苛刻。一部并没有提供新的东西的作品无法激起我的赞赏。它将基地原作的设定只留下一些概念,而近乎完全放弃了这些概念推动情节的作用,塞入一些庸俗的美剧套路,同时也放入一些政治正确的改造,埋放的隐喻大多不新鲜,但也有几点小的创新令人觉得还可以追下去。但我不得不说,本剧的艺术设计真的很棒!建筑和音乐都很出彩,渲染出一种史诗感——虽然本片的内容恐怕架不住制作者想表达的这种史诗感。

近来观影有感

下文取自和朋友的书信交流。有删节 我们喜欢读诗的原因的重要原因在于,诗意在字面之外。诗无达诂的妙味也来源于此。 从这个角度考察我看过的电影,忽然就觉得像“Brazil”这样有趣的片子实在是不多。自然不必说主流的大片是以视觉效果取胜,能讲好一个结构精巧令人称奇的故事的就不容易(而且像盗梦空间、记忆碎片这样的电影还被很多人抱怨看不懂)(其实讲个好故事也是很好的。曹文轩老师的“小说的艺术”课就一直在强调好故事。我喜欢的星战系列就讲了一个很好的故事)。像这样敢拿着片厂的钱随便烧来造梦的作品还是少数。大部分导演的个人艺术创作都不得不以小成本电影的形式拍摄。 “Brazil”当中到底能解读出哪些东西,我在此就不多说了。先入为主是不好的。这实在是我很推荐的一部片子,我觉得比2001太空漫游更加有趣。克拉克的超人主义在后者中无处不在,然而超人哲学和我并不对路,所以我能从2001中解读的东西就很有限。 戴锦华说大卫·芬奇是一个及格的庸才,现在想想,这确实说得是很有意思的。按好莱坞的标准,他是一个很成功的导演了。他导演的一些片子,和很多好莱坞电影相比,也算是有思想性的。但是他还没有一部可以将他记录在影史上的作品。另一个常被称作鬼才的导演是克里斯托芬·诺兰,戴锦华对“盗梦空间”的评价有些刻薄,但是其实我也颇同意。盗梦空间如果早生100年一定是一部跨越时代的作品,但是现在来看,的确很多东西并不新鲜呢。对于我这样没怎么看过大师作品的人,还可以击髀称奇,对于电影专业的人来说,可能就觉得并无足奇了。我想这可能是批评家和普通观众欣赏艺术的区别。批评家很看重作品的创新,而普通观众欣赏艺术时,只要它美就好了。 另一个我和影评家们的分歧在“地心引力”和“星际穿越”这些片子上。作为理科生,我们被自己的理科思维所限制,只顾着吐槽其中的非科学性。然而抛去这点不说,假如我们只把它看作2001(虽然2001在很多地方其实是非常严谨科学的)这样的幻想,去理解导演尝试表达的东西,也许就不会给它们打如此低的分数。 不过说到这里,我倒是觉得有些优秀的国产片其实是很值得看的。我一向拒斥国产片,是因为国产大片实在是并不比好莱坞高明,连好莱坞编剧运转自如的故事编写情绪调动都学不利索。但很多偏文艺的片子,反而因为文化上距离更近,比之看外国片时需要引经据典才能阐述其中某一镜头的奥妙,很多东西的解读就没那么困难。尤其是年代剧这种类型,我们看国外的年代剧总是分外吃力,但是看中国的年代剧就很容易有代入感。由于中国电影的钱现在实在太好赚(如此低劣的影院设备,如此烂的国产电影,竟然票房市场已经超过美国),姜文这样的导演就能拍出一些既不妥协其艺术追求,又能票房大卖的电影。 然而有趣的是,意蕴丰富的电影反而是人在心力疲惫的时候不太愿意看的。就像已经算题伤透了脑筋的时候宁肯看金庸或者网络YY小说,也不愿意去翻红楼梦一样,人很累的时候也只想用视觉大片轰炸一下自己的神经好做个好梦。能硬下头皮看点文艺电影就像认真读点书一样难。 我们到底怀念CD店、录像店的什么地方?就像读书一样,我们怀念的其实是专注地欣赏艺术,没有别的事物打扰的感觉。而这是和在Youtube上左翻右翻耗掉一下午时光略有不同的。在书架上挑一本书,认真地读一下午;从图书馆、CD店中找出一张自己喜欢的光盘,找个晚上把手机关掉,打开只有读盘功能的播放机连上投影仪,端杯茶专注地度过两个小时电影时光。这时电影艺术才能给我们带来最大的收获和满足感。我们跟随着镜头前进,导演的思绪在我们心中一点点展开……我们既在和导演对话,也在和自己对话。这是在这个忙碌的世界中我们能享受的不多的一点自我时间罢。 所以,电影到底是什么?我觉得我要修正一下我的定义了。 一方面,电影本质上确实是大众传媒。但大众传媒并不见得就不能登大雅之堂。网络小说当然是流行读物,但也不妨宝树、亲王这样的人下场写些妙趣横生的东西。电影产业的生存是维系于其大众传媒属性的。如果脱离这一属性,那就像诗歌一样没有收入。可惜的是电影产业偏偏还是一个投资巨大的产业,并不能像诗人那样自己吃饱全家不饿。 我之前说Youtube是文艺电影的救星,因为发行渠道终于不用受电影院的制约。文艺电影爱好者也更容易接触到自己喜欢的电影——哪怕需要付点费来观看。互联网的确是长尾需求的救星。在互联网视频出现之前,如果不是DVD技术的横空出世,恐怕很多电影大师的作品除了电影专业的人以外已经无人知晓。技术对于一个产业确实是可以有翻天覆地的变化的。 然而像我前面所说,电影的魅力之一就在专注的欣赏之中,而人人都怀着热爱电影的态度盯着银幕的影院是电影欣赏最好的场所。网上的点播是属于我们这个互联网时代的,然而,我们都是古典而怀旧的人,我们一面迎接着互联网时代精神生活的碎片化和个人的日益消解与网上集体社群的前所未有的发达,我们又固守着旧时代知识分子对于独立精神和自我空间的追求。 也许电影艺术真正的春天,要等到普罗大众对于电影艺术的欣赏提高一个台阶之后罢。但我很怀疑这一天是否会在共产主义实现之前来到。就目前来看,国内很多导演都在探索数字时代的新电影形式。之前优酷微电影大赛也颇有一些名导的作品参赛。他们也的确做到了在5分钟之内令人拍案称奇。 未来是什么样的,谁知道呢?